直线数学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直线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直线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角的含义;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三角板、小组讨论表单。
教学过程:
一、初次接触三种线,进行两次分类。
1、师:同学们,这里有8条线,你能把它们分成2类吗?
2、同学们很会观察,左边这类线有什么特点?右边呢?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左边这一类直直的线。
4、这6条直直的线,你能把它们再进行分类吗?
5、这三类线,分别叫做线段、直线、射线,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小组同学讨论。
6、哪种线可以测量?师板书。
7、揭示课题,板书。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
二、认识射线,直线、射线。
1、合作:用手中的工具剪出整厘米数的线段。生展示。
3、你会画线段吗?课件演示方法。
师:请你把这条剪出来的线段的长度画在学习单上。
4、生活中还有很多线段、直线和射线,你能找出来吗?生举例。
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图片。
5、我们认识了三种线,现在我们利用刚才学习的它们的特点完成以下判断。
三、再认识。
1、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线段、射线和直线。
师:这里有五条路,哪条路最短呢?
2、讨论: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3、画线:经过A点可以画几条直线?经过A、B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4、练习: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5、猜谜语。
直线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图形(知识目标)
2、 会说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能力目标)
3、 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难点: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并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 具: 多媒体、棉线、三角板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观察电脑展示图,使学生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兴趣。
如何来描述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教学过程:
1、 一段拉直的棉线可近似地看作线段
师生画线段
演示投影片1:①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
学生画射线
②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_
学生画直线
2、 讨论小组交流:
①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射线、直线?
(强调近似两个字,注意引导学生线段、射线、直线是从生活上抽象出来的)
②线段、射线、直线,有哪些不同之处, 有哪些相同之处?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各自的特点)
3、 问题1:图中有几条线段?哪几条?
“要说清楚哪几条,必须先给线段起名字!”从而引出线段的记法。
点的记法: 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
线段的记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自己想办法表示射线,让学生充分讨论,并比较如何表示合理
射线的记法:
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直线的记法:
① 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
② 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强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来表示它们时的区别
(我们知道他们是无限延长的,我们为了方便研究约定成俗的用上面的方法来表示它们。)
练习1:读句画图(如图示)
(1) 连BC、AD
(2) 画射线AD
(3) 画直线AB、CD相交于E
(4) 延长线段BC,反向延长线段DA相交与F
(5) 连结AC、BD相交于O
练习2:右图中,有哪几条线段、射线、直线
4、 问题2 请过一点A画直线,可以画几条?过两点A、B呢?
学生通过画图,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问题3 如果你想将一硬纸条固定在硬纸板上,至少需要几根图钉?
为什么?(学生通过操作,回答)
小组讨论交流:
你还能举出一个能反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实例吗?
适当引导:栽树时只要确定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志杆之间拉一根绳,沿这根绳就可以砌出直的墙来。
5、 小结:
① 学生回忆今天这节课学过的内容
进一步清晰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② 强调线段、射线、直线表示方法的掌握
6、 作业:①阅读“读一读” P121
②习题4的1、2、3。4作为思考题
直线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情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难点:体会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一根线)
生活中,到处有线存在,你能否说说在哪里看到线的存在。
(多媒体演示:各种线,引出有限和无限)
创设情境,感知直线、射线、线段
认识线段 ……此处隐藏17303个字……数学语言归纳问题的能力。然后老师在多媒体打出图表。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归纳、演绎、类比的思想方法,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体现了数学产生于生活的思想,并且将新旧知识进行了类比、转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转变了角色。
直线数学教案14第06课时
2、2、3 直线的参数方程
学习目标
1.了解直线参数方程的条件及参数的意义;
2. 初步掌握运用参数方程解决问题,体会用参数方程解题的简便性。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
1、若由 共线,则存在实数 ,使得 ,
2、设 为 方向上的 ,则 =︱ ︱ ;
3、经过点 ,倾斜角为 的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
二、新课导学
探究新知(预习教材P35~P39,找出疑惑之处)
1、选择怎样的参数,才能使直线上任一点M的坐标 与点 的坐标 和倾斜角 联系起来呢?由于倾斜角可以与方向联系, 与 可以用距离或线段 数量的大小联系,这种方向有向线段数量大小启发我们想到利用向量工具建立直线的参数方程。
如图,在直线上任取一点 ,则 = ,
而直线
的单位方向
向量
=( , )
因为 ,所以存在实数 ,使得 = ,即有 ,因此,经过点
,倾斜角为 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2.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应用示例
例1.已知直线 与抛物线 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和点 到A ,B两点的距离之积。(教材P36例1)
解:
例2.经过点 作直线 ,交椭圆 于 两点,如果点 恰好为线段 的中点,求直线 的方程.(教材P37例2)
解:
反馈练习
1.直线 上两点A ,B对应的参数值为 ,则 =( )
A、0 B、
C、4 D、2
2.设直线 经过点 ,倾斜角为 ,
(1)求直线 的参数方程;
(2)求直线 和直线 的交点到点 的距离;
(3)求直线 和圆 的两个交点到点 的距离的和与积。
三、总结提升
本节小结
1.本节学习了哪些内容?
答:1.了解直线参数方程的条件及参数的意义;
2. 初步掌握运用参数方程解决问题,体会用参数方程解题的简便性。
学习评价
一、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很好 B.较好 C. 一般 D.较差
课后作业
1. 已知过点 ,斜率为 的直线和抛物线 相交于 两点,设线段 的中点为 ,求点 的坐标。
2.经过点 作直线交双曲线 于 两点,如果点 为线段 的中点,求直线 的方程
3.过抛物线 的焦点作倾斜角为 的弦AB,求弦AB的长及弦的中点M到焦点F的距离。
直线数学教案15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直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
3.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是重点.对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1.让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直线的实例(可请5~6位学生发言).
2.教师总结:铅笔、尺子、桌子边沿等都有长度,是可以度量的,它们都是直线的一部分,此时给出直线的概念“直线是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着的.”继而提问“无限延伸”怎样解释,教师可形象的归纳出“直线是无头无尾、要多长有多长.”让学生闭起眼睛想象一下.
再提问: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中有没有真正是直线的例子?(数轴)
3.通过前面学生所举的例子,给出线段定义“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4.教师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标出一条线段,然后擦掉一部分,只剩下一条射线,先看它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后给出射线的定义:“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二、正确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
1.直线的表示有两种:一个小写字母或两个大写字母.但前面必须加“直线”两字,如:直线l;直线m,直线AB;直线CD.(板书表示出来)
2.线段的表示也有两种:一个小写字母或用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但前面必须加“线段”两字.如:线段a;线段AB.(板书表示出来)
3.射线的表示同样有两种:一个小写字母或端点的大写字母和射线上的一个大写字母,前面必须加“射线”两字.如:射线a;射线OA.(板书表示出来)
三、运动变化,找出联系
1.让学生找出三者之间的区别:端点的个数,0个,1个,2个.
2.教师通过图示将线段变化为射线、直线.指出事物之间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变化的.
(1)先画出线段AB,然后向一方延长,成为一条射线,再向相反的方向延长,成为一条直线.告诉学生:线段向一方延长就会成为射线,向两方延长就会成为直线.因此,直线、射线都可以看作是由线段运动而成的.
(2)再画出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找一点,擦掉一点一旁的部分,就成为一条射线,在射线上再找一点,两点之间的部分就成为一条线段.
四、回到实际,巩固概念
1.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直线、射线和线段的事例.如:手电筒的光线,灯泡发出的光线等.
2.练习:
(1)如图1-1,A,B,C,D为直线l上的四个点.
问:图中国共产党有几条线段?以C为端点的射线有哪几条?
(2)如图1-2,A,B,C为平面上的三个点,分别画出过点A,B;点A,C;点B,C的三条直线.
(3)如图1-3,P是直线l外一点,A是直线L上一点.过P,A作一条直线;过A作一条射线.
(4)如图1-4,图中国共产党有多少条线段?
五、小结
1.教师提问:(1)本节课你掌握了几个几何概念?
(2)直线、射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本节课应该理解哪几个关键词?
(4)在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时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给以完善和补充,并进一步强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这三个概念是平面几何的基础.
2.再设问:直线还有什么性质呢?为下节课讲直线的性质埋下伏笔.
六、作业 p.11,1;p.12,3;p.14,1.2.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