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时间:2025-02-01 08:22:49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14篇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14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1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记

古人云:孝,天经地义,地之义,民之行也。所以就又有了“子路百里负米,江革行佣供母…”

今天在班主任的倡议下,我们一起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主持人是白岩松和鞠萍,讲述了XX位孝心少年的感人故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XX,一个出生在不富裕的家庭的一个姑娘,她没有了妈妈,可是命运也不总是残酷的,这个贫寒的家庭因为有善良的爸爸,既温暖又幸福。家里的顶梁柱爸爸一直在外地打工供小XX念书。一次意外彻底打破了这个本该安宁的小家庭,爸爸在一次施工中不幸从楼上跌落下来,爸爸从此站不起来了,家里生活的负担全都落在了XX一个人的身上。6岁本该是一个可爱的、童真的、无忧无虑的年龄,可同是6岁的小XX就承担起了家里的一切重担。她每天照顾爸爸起居生活,她每天晚上隔两个小时就起来给爸爸翻一次身,她每天每天的做着,生怕自己做不好。她一直努力从没有放弃帮助爸爸治疗,XX带着爸爸到处寻医问药。12岁那年,XX听说上海有家医院可以治好爸爸的并,于是她找来电焊工给爸爸做了一张简易的推床。XX推着爸爸,累的筋疲力尽,可是谁都没有从她嘴里听到过一句累。上帝来的人间,看到了小XX,他一定也是被XX的坚持感动了,上海的军区医院免费为爸爸做了手术,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下,爸爸的病情渐渐好转起来,看着爸爸一天天有所好转,我们第一次看见XX脸上洋溢着本该她这个年纪常有的笑容。

扪心自问,我们从未想过我们此时此刻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或者是能做些什么,我们曾经做过什么。还在因为父母催促我们写作业而闹脾气么,还因为自己不听话时,听到父母的教导、训斥时,摆脸子给父母看么,还在……我们能做的其实有很多,我们可以体谅父母,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的家务活,可以认真学习,可以……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2

孟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把孝心传承下去。

今年已经是“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第八个年头了。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中,我们认识了一位茶园女孩——王梦佳。在20xx年她的爸爸因车祸去世母亲改嫁。妈妈想把她接到县城,但王梦佳拒绝了。她说她无法想象爷爷奶奶在爸爸的房子里孤独终老的样子。

每当天刚亮的时候王梦佳已经在茶园里采好茶叶了。长时间的弯腰和数万次重复的动作让王梦佳成为了茶园女孩。王梦佳说她希望努力让一家人感受生活的甘甜。还有一位女孩因风湿免疫疾病左腿严重变形但却十分热爱跳舞,她叫杨峻熙。她两岁患病,医生说病很难治。杨峻熙的父母外出打工年幼的她经常和奶奶住在一起帮奶奶做家务。乐观的峻熙听说跳舞可以缓解腿部肌肉萎缩,所以她每天和奶奶一起去广场跳舞并把视频发到网上,希望可以有热心的人帮助治疗。

终于郑州的某个医院说可以矫正小峻熙的左脚。峻熙说,她希望帮助以前帮过他的人帮助残疾人。还有一对姐弟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他们是徐佳琦和徐圣杰。自从小圣杰出生后母亲就患有严重心脏病且被其他病魔缠身,父亲出门打工。由于母亲患病家里的事一般都是姐弟俩承担的。比如说帮母亲扫地,拖地,洗衣服,陪她去看病。佳琦和圣杰说,虽然生活很困难但仍然很幸福!

在此次颁奖典礼中还有许多孝心少年,他们被他人帮助过也在帮助着他人,他们努力把孝心和爱传递给整个社会!我们被他人帮助过但很少帮助过他人。有句老话叫“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都受过“”滴水”的恩惠但却忘了以“涌泉”作为报答。我们的年龄和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年龄相仿,我们不用为生活而发愁,但他们却处于困境中,即使如此他们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身处在困境中他们乐观积极的心态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被他人帮助过要帮助他人的心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我们要将这些最美孝心少年为榜样,像他们学习,传递美好,传递孝心,将孝心发扬光大!鲁迅说过,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恨的人!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为一位中国青少年,我们应该把孝心传递下去,发扬光大。以这些少年为榜样,争做最美孝心少年!作者:李欣语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3

今天“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活动让我感触很深。那些瘦弱的孩子们肩膀上扛起的竟是一个家,看到他们,我自惭形秽,我一个三十岁的成年人做的不及他们的一半好!

尤其是只有5岁的梁荣,看到弱小的她用那双小手在面盆中吃力的和面,我的喉咙发紧,鼻子一阵酸楚,泪水像开闸的洪水夺眶而出!心酸,为这个孩子呀!在这个5岁的孩子的世界里,已经有了承担这个概念…

环县的梁维月,她既要上学,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爸爸和聋哑的弟弟,整个家的重担就被这小小的少年扛起!

孝似流水,温暖人心;孝似阳光,驱散了人生阴霾。孝应在行,而不止于心。蓦然回首,对父母,我们做的又是何其少。也许,只要一盆水,又或许只是一句暖心的问候,甚至回以他们一个安心的微笑,他们便已足矣。而我们又有多少次了他们的爱,多少次将他们的关心抛之脑后。所以,趁时光仍在,不要吝啬你的爱,敬献你的孝行!

星期五晚上,8点零6分我们一家收看中央一台的《众里寻你最美孝心少年》的节目。这个节目足足播放了两个小时,我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着,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很受感动。

这期节目介绍了十多位非常有孝心的少年,其中有一位13岁的赵文龙哥哥最让我感动,他妈妈得了重病,但他每天都会帮妈妈洗衣服、做饭,还学会了帮妈妈按摩。每次出门,他都捡一些瓶子拿去卖,卖的钱用来买点肉回家煮给妈妈吃,自己却不吃。因为妈妈的病不能吃西瓜,赵文龙也没买来吃过,那可是他最喜欢吃的水果。

我觉得赵文龙非常的有孝心,对妈妈尽心尽力的照顾,且不落下功课。相比之下,我觉得有点愧疚,平时从没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还总是要求买这买那的。我们的生活条件好,就更应该懂得珍惜,在家要尊重爷爷、奶奶,多体谅辛勤的爸爸妈妈,多帮助妈妈做些家务活。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4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记

古人云:孝,天经地义,地之义,民之行也。所以就又有了“子路百里负米,江革行佣供母… …”

今天在班主任的倡议下,我们一起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主持人是白岩松叔叔和欧阳夏丹姐姐,讲述了10位孝心少年的感人故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黄凤,一个出生在不富裕的家庭的一个姑娘,她没有了妈妈,可是命运也不总是残酷的,这个贫寒的家庭因为有善良的爸爸,既温暖又幸福。家里的顶梁柱爸爸一直在外地打工供小黄凤念书 ……此处隐藏4996个字……望奎县第三小学11岁毕业生高雨欣。高雨欣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女孩。在同学眼里,她是一个乐观自信的女孩。在妈妈的眼前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老师面前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

每天晚上,在熙熙攘攘的王魁体育广场前,高雨欣和妈妈准时出现在街头夜市。十一岁是女生爱哭爱笑爱打扮的年纪,高雨欣不行,因为她想帮妈妈在王魁体育广场前的夜市卖烧烤,不管刮风下雨...

高雨欣在一个闷热的夏夜买了烤面筋、烤肉串、香肠,一边卖给路人、路人。哦,天哪!高雨欣烘焙的时候不小心烫到了手指。记者问她疼不疼,她浅浅一笑,说:“没事。”如果这件事换成小时候的我,我肯定会哭,让妈妈安慰我,哄我。

高雨欣一边帮妈妈卖烧烤,一边没有耽误学习。她期末考试也考了全县第一。她真是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她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学习的榜样!

因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孝敬父母,不是给他们买房买车买高端智能手机,而是给他们解决问题,做一个继承“万德之中孝为先”传统美德的中国孩子!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12

今天下午少先队活动时,老师给我们播放了一段视频,内容是“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第一个是安徽的黄凤姐姐,父亲一次打工,不幸从楼上摔下来,脊柱摔断,摔得下身瘫痪,妈妈离家出走了,黄凤姐姐一个人照顾父亲。12岁时,她推着400斤重的铁床,一步步走到了上海,把父亲送到了医院治疗,可医生却说治疗不了,黄凤姐姐不放弃,跑了好几家医院,但医院对父亲的病情也束手无策,黄凤姐姐不停地带着父亲到处奔波,终于,武警总医院免费给父亲做了第一次手术……

黄凤姐姐为了治疗父亲的瘫痪,不畏困难、坚持不懈,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由此,我想到我自己,每次弹古筝时,都不会坚持,今天弹了一下,明天就不想弹,感觉曲子很难一样,看来自己真的要好好学习黄凤姐姐了。

另一个是包头的赵文龙哥哥,他的母亲患上了脊椎裂和尿毒症,妈妈和爸爸也分开了,他一个人每时每刻照顾着妈妈,带妈妈做完透析后,还给妈妈进行按摩,直到妈妈熟睡。有许多的好心人捐款给他们,文龙哥哥都用小本子记下来,他说以后要报答他们,为了让妈妈不再营养不良,文龙哥哥天天捡塑料瓶子卖钱给妈妈买肉吃……

文龙哥哥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优秀品质。想想我自己,一点小事就对妈妈大叫大喊,不懂得尊重她。妈妈耐心给我讲解作业的时候,我却三心二意,总想着玩,不能体会到她对我的良苦用心。平时,每做完一次手工后剩余的纸片,不会主动地收拾干净,总是妈妈催促我才行动。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之后,我太惭愧了。以后,我要认真地改正自己的缺点,关心、疼爱妈妈,学会感恩,感恩家长、长辈、老师,感恩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和同学!

“最美孝心少年”黄凤姐姐和赵文龙哥哥是我们大家认真学习的好榜样!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13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公益片《最美孝心少年》,看着看着,我的眼泪不知不觉中悄然而下。片子里的每一个孝心少年都和我年龄相差不大,却因为各种不幸,早早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困难。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对叫蓝晓萍的姐妹。她们的家庭很不幸,爸爸精神失常,妈妈离开了人世,爷爷不久前也中风了,为了撑起这个家,姐妹俩每天都要上山砍柴,姐姐上学时,年幼的妹妹还要在家照顾爸爸和爷爷,她们的家里非常贫寒,贫寒到一家人连洗发水是什么样子都没见过。想起自己平时总是喜欢乱花钱,还喜欢抱怨,和她们比起来,实在太惭愧了。我还想起了片子里的另一对孪生姐弟,他们为了照顾腿脚不便的妈妈,尽心尽力,把妈妈照顾得像个正常人一样。我还想到了卧冰求鲤这个故事,故事中的王祥为了治好继母的病,在冰天雪地里卧在寒冷的冰面上,直到冰面融化出一个洞,洞里跳出一条鲤鱼,才治好了继母的病,王祥因此被列入《二十四孝图》中。

我想起了孟子说过的一句话:“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来吧,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这个世界多一份孝心!

闫云帅:

看完《宜昌最美孝心少年》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在电视里,那些比我小的小朋友,都对父母那么孝顺,能自己上山砍柴,为父母做饭,而我,只会做一点儿小家务,帮忙洗碗,我以后要更孝顺,更努力。

说到尽孝,我想到看过的一本书《感恩父母》,父母是那么伟大,为我们做了许多事情,我们也要尽力去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让他们担心太多。在这部片子中,有许多感人的事迹,如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能自己上山砍柴,背着比自己还高的柴火,赤脚回家,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在自己的妈妈失去语言功能时,教她说话……看到这些,我忍不住泪流满面,他们毕竟和我差不多大,却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也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尽孝的名言有许多:“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尽孝,是中国的美德,更让我们懂得了亲情的珍贵。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篇14

90后的我们是生长在蜜罐里的一代人,从小被父母宠爱,被大人们呵护,没受过累,没受过苦,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神仙日子,独生子女一代的我们更是家里的掌上明珠,没人敢惹,没人敢训,这也造就了很自我的性格特征,当到了社会这所大熔炉的时候,很多人都不适应,不适应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与人为善这些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变得自大、自私,遇到挫折时,只会逃避,没有敢于担当的那份勇气与责任等等。

来自德亭镇杨湾村的农家少年张俊,阳光开朗,稍显黝黑的脸上透出一丝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成熟和稳重。而谁又能想到这个农家少年背后的故事:8岁那年爸爸因车祸身亡,妈妈离家出走,从此与年幼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我来替爸爸养活你”。这是小张俊最令奶奶感动的一句话。星期天,当同龄的孩子拿着新买的玩具跟小伙伴玩的时候,他一早便挎上小篮子到山里采药去了,黑药、柴胡、党参、血参、天麻、桔梗,这些中草药在张俊眼里都是宝贝,除了到山上挖药,捡拾垃圾也是小张俊每天的“日常工作”。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放学的的路上,村子里的每个角落总能看到拎着编织袋捡拾废品的张俊,在他的感染下,懂事的弟弟也加入进来,只要一有时间兄弟俩就拎着编织袋出门了……,我被这一件件孝行,一幕幕场景所感动。

在这些少年的身上不仅体现了孝老敬老的品德,更可贵的是他们面对生活的灾难时,仍然能够坚持在孝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他们是我们的榜样,看着这一件件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每一个最美孝心少年。

我突然感受到:我们不要忘记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时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时已不再年轻,这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用生命交接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赶快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哪怕是一处豪宅,一片砖瓦,哪怕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一枚带有温度的硬币,哪怕是一只鸿雁,一声近在咫尺的问候,哪怕是捶捶腰,洗洗脚,在孝的天平上,他们等值!

《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